场地条件:实验室总面积达到4200平方米,为各类研究活动提供了宽敞的场地。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室内的科研仪器设备丰富多样,涵盖了基因与生化、生物信息研究、网络与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开发、儿童情感、脑图像、虚拟现实、情感信息处理、认知行为以及EEG/ERP等多个研究方向。
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概况简介:核心研究领域:该实验室以国际新兴前沿研究领域——学习科学为核心,是一个融合文、理、工、医多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机构。
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明确目标与定位:实验室致力于儿童发展和科学教育的研究,目标是在未来五年内将其打造为学习科学研究与科学教育培训基地,最终建设成为一个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机构。
实验室的占地面积达到4200平方米,拥有超过20台大型科研仪器,其中包括10台自主开发的专为学习科学设计的专用设备。这些设备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研究中心在研究学习科学过程中的技术实力,为各种前沿课题的探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跨学科合作,将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不仅为儿童发展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为提升儿童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实验室致力于不断探索前沿科技与儿童发展科学的融合,为培养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持续波法(CW):最常用的测量方法,依赖于恒定强度的近红外光源。 时间分辨法(TR):利用脉冲光源测量光子在组织中的时间分布,获取光学特性。 频率调制法(FD):通过调制光源频率分析光在组织中的相位和振幅变化。
2、fNIRS近红外脑成像技术的原理是利用近红外光穿透大脑皮层,通过测量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来反映脑功能状态。具体来说:工作原理:fNIRS通过安置在头颅表面的发射和吸收探头,发射近红外光并测量其穿透大脑皮层后被吸收的情况。这些光信号能够反映大脑内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
3、相比于fMRI,fNIRS克服了运动伪迹敏感、电磁干扰以及成像环境受限的问题,特别适合儿童和在自然情境下的研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近红外光穿透大脑皮层,通过安置在头颅表面的发射和吸收探头测量血红蛋白(HbOHb、tHb、Cytox、CBF、CBV、TOI、ISO)等指标的变化,形成动态图像反映脑功能状态。
成立于2002年1月的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以华东师范大学杰出人才钱卓博士的《自然》杂志论文《Genetic Enhancement of Learning and Memory in Mice》为起点,开启了该校在高级脑功能研究领域的探索。
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面,学校设有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大脑功能与基因组学的交叉领域,以及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推动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此外,还有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处于筹备阶段: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学院致力于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设立了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同时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现有教师111名,其中包括26名教授、27名副教授和26名讲师,其中60人拥有博士学位。
大脑记忆密码”终于被解开,今天上午,在此项研究的所在地--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研究的主持者之一林龙年博士为记者详细介绍了破译“密码”的全过程。 林龙年博士说,人类大脑是一个由约140亿个神经元组成的繁复的神经网络。
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2023年软科中国排名为31位,学科评估为B+。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专注于多个关键科研领域,旨在深化我们对人类认知与大脑功能的理解。以下是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首先,实验室关注心理发展与脑发育的相互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下属的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在神经科学与教育学习交叉领域的研究中心。它源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深厚学术背景,得益于国内外对该新兴学科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提升国际学术地位:实验室致力于成为一个卓越的科研机构,旨在提升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打造开放科研平台:实验室将打造一个开放的科研平台,吸引国内外学者前来合作交流,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自2004年7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在该学术领域内开展研究工作。 该研究所是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7月,是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基地,是“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2005年初,科技部批准成立了“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3月,实验室通过了国家生命科学领域的评估。
1、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坚实基础上,它的建立历程始于2005年3月,经过科技部的正式批准,进入了紧张的建设阶段。实验室在起步之初就展现出了强大的科研实力,同年参与全国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凭借其卓越的表现,被评为“优秀”。这个荣誉是对实验室初期工作的极高肯定。
2、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实验室于2005年3月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准进入建设期。2006年,实验室首次参加全国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被评为“优秀”。2007年9月通过建设期验收。
3、其“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正致力于筹建蛋白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在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研究所聚焦于复杂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视知觉和注意的基本表达、感知觉信息加工的脑机制和脑与认知功能障碍等四个重点研究方向,经过科技部批准,研究所组建了“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作为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承担着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感染与免疫、核酸生物学等领域实现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突破的重任。该所致力于多学科交叉,强化生命科学关键装备的创新研制,并在关键技术和实验方法上取得重点突破。
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专业与研究所概况 生物物理所魅力:生物物理所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机构,提供结构生物学、脑认知等多个研究方向。 专业考察内容:生物物理学专业考察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806普通物理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