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深圳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燕山大学等高校凭借其显著的学科实力和较高的报考热度,有望成为下一轮“双一流”的黑马。同时,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公布也为这些高校的晋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凭借其综合实力和学科优势,有望成为下一轮“双一流”黑马。深圳大学在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地理位置优越,考研人数逆势增长,学科建设速度飞快,成为下一轮双一流中的强劲对手。
山东有3所大学在2025年冲击下一轮“双一流”,有望入围211,分别是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在2025最新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该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评A-,进入全国第一梯队,相比上一轮的B+有明显进步。此学科属于法学门类,相关专业是考公热门。
浙江理工大学:曾未被列入双一流推荐名单,第五轮学科评估纺织科学与工程获评A+,是唯一获理工类A+的双非高校。有一位两院院士和全国重点实验室,近十年6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5年经费预算25亿,较2024年增长1%。2024年浙江省录取线598分。
目前无法确切知晓上海下一轮双一流高校名单,但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晋级希望较大。上海目前有众多优质高校在积极发展,部分双非大学实力强劲,具备冲击下一轮双一流的潜力。
沈阳工业大学 潜力分析:该校在电气工程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且辽宁省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较大。总结:以上25所高校在各自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和发展潜力,有望成为下一批冲击“双一流”的潜力股。然而,高校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1、北京11月18日从北京大学获悉,北大公布了该校中长期规划和远景目标,学校将按照十九大部署,具体聚焦7大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18日在北大举行。
2、二是学科建设必须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一流是基础与前沿、优势与特色的有机统一,不能把学科特色简单等同于学校特色或中国传统特有的学科特色,注重实现差异化创新性发展。三是拓展学科育人功能,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强化科研育人、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流人才。
3、年岁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双一流”方案陆续公布。各高校方案中,三步走的发展目标都已清晰明确:2020年进入一流大学行列、2030年进入一流大学前列、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
概念范畴: 双一流建设高校:这是双一流建设中的一个具体类别,主要指的是那些被选中进行世界一流大学整体建设的高校。 双一流: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双一流建设高校,还包括双一流学科。双一流旨在全面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既关注学校的整体实力,也关注特定学科的卓越性。
“双一流”指的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标志着历时两年筹措的“双一流”工程正式确定。
“双一流大学”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大学。与98211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评定侧重:98211工程基于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整体评价,侧重对大学的评定;而“双一流”建设先看大学是否有若干个很强的学科(专业),再主要根据学科综合实力评定大学强弱,侧重对学科的评定。
双一流建设高校: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双一流大学:包含的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指代的就是学校。
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指在中国政府发起的“双一流”高等教育改革计划中被认定为具有较高水平和潜力的高校。这些高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实力、人才培养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势和潜力,被列入“双一流”建设的重点支持对象。
有。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双一流高校建设工作方案》,2025年,天津预计将有8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包括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此外,天津还有多所高校正在努力提升自身水平,有望在2025年入选双一流。双一流大学是指承载“双一流建设”的大学,双一流建设也就是要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世界一流的学科。
天津理工大学有入选“双一流”的希望。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科类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多科性大学。其前身是天津理工学院,历经多次改名和多校合并,才有如今的办学规模。该校设有15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还有多个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在当地高校中排名第四。
天津科技大学有较大希望冲击“双一流”。该校原先隶属于轻工业部,是我国最早的4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有“轻工四子”的美誉,在发展中合并了不少轻工业学校和专业,轻工领域实力强劲。
冲。通过查询天津市教育局官网显示,截止到2023年7月19日,天津市教育局发布的《双一流高校建设工作方案》,2025年,天津预计将有8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包括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因此天津科技大学2025冲双一流。
中央戏剧学院 双一流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学科评估: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教育部相关评估中表现优异,是该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
目前全国共有147所双一流高校,具体名单如下:北京市(34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江苏省(16所):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
江南大学:位于江苏无锡,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是“双一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山东大学:地处山东济南,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央直管高校,入选“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双一流建设工程是2017年开始实施的-项高等教育建设领域的重大工程。首批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 交通大学等36所院校,入选双一流建设B类高校的有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郑州大学等6所院校。
该工程的意思是中国政府实施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查询得知,浙江省政府其中提到大力实施高等院校“双一流196工程”。“双一流196工程”支持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支持西湖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在全省建成一批教育、科技、产业高效协同的高水平大学,推动更多省属高校跻身国内一流、世界一流。
双一工程是教育部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其全称为“双一流”建设工程,翻译成“双一”的其中一个意思是“双一流”,指的是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教育部旨在通过实施双一工程,推进行业内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通俗来讲,“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意味着学校整体实力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则是某些专业特别强。目前,教育部公布了两批“双一流”建设名单(2017年、2022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含39所原985高校以及部分实力强劲的新成员;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包含若干非985/211高校,它们在某些学科上具有突出优势。
“双一流”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2015年中国政府为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并非“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升级版或山寨版,而是在其基础上的全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