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数据标准化建设方案,数据标准化规范

金生 建设方案 2025-11-17 62 0

关于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中加强场景应用实施方案

1、场景建设的重要意义场景建设是推动数据基础设施从“建得好”向“用得好”转变的关键,也是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核心路径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以用促建:通过场景应用驱动设施功能完善与迭代升级确保设施建设与实际需求同步,将数据基础设施的潜能转化为实际效能

2、任务背景目标2025年8月28日,国家数据局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正式部署新一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任务”,并公布首批项目名单。任务以“人工智能+”行动为核心,通过技术融合、场景支撑、标准验证机制建设四大试点方向,推动数据集在行业中的规模化应用,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

3、数据要素共用示范标杆:促进跨领域数据融合应用,打破数据孤岛。数实融合共进示范标杆:推动数据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数智成果共享示范标杆: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加速技术落地

数据治理:数据标准的6大建设步骤实施分享

企业首先明确数据标准的范围,参考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再结合企业需求确定数据标准的具体内容。数据标准建设一般包括五个步骤:标准规划、标准制定、标准发布、标准执行与标准维护

基础数据标准化建设方案,数据标准化规范

对企业当前的数据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识别数据资产分析数据质量、调研业务流程、摸清系统状态、评估数据风险等。明确数据治理的痛点和需求,判断当前的数据治理成熟度,如是否存在数据孤岛、数据标准不统一或数据访问权限混乱等问题

实施数据治理步骤 制定数据标准 根据国家数据标准、行业数据标准和业务需求实际情况,围绕基础数据管理和应用,制定相关的数据标准。这些标准应包括标准分类、标准内容和数据质量规则,其中数据质量规则需涵盖基础规则、数据范围、表达式和数据格式等方面。

数据治理的实施步骤制定政策 明确数据使用存储、共享和销毁的规则,例如规定客户数据保留期限不得超过合同终止后3年。组建团队 成立跨部门团队(如IT、法务业务部门),负责规划、执行和监督治理活动,例如定期召开数据治理会议

通过数据治理进行全面盘点,形成数据地图,帮助业务人员了解数据分布和更新情况。提升数据质量 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设计稽核规则,加源头控制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质量管理。实现互联互通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数据共享制度,完善相关流程规范,打破数据孤岛。

数据治理操作指南主要包括以下核心环节和实施步骤:核心环节 数据质量:完整性:确保数据记录无缺失。准确性:数据内容真实无误。一致性:相同数据在不同来源或系统中保持一致。及时性:数据更新及时,反映最新状态。元数据管理:定义与分类:明确元数据的内容和分类。

国家数据局再发声,加快数据产权、交易等制度建设

1、再者,多部门在重要会议上集中发声释放政策信号。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国家网信办、国家数据局、工业信息化部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加大政策供给、加快数据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释放政策信号,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对数字经济发展支持态度。

2、到2025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超过10%。这一目标出自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方案同时提出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壮大、数据要素市场稳步推进、算力规模突破300EFLOPS等核心指标,并部署了8大重点行动。

3、秉规先行,夯实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软环境 夏冰副局长首先强调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性,并指出这是推动数字领域全面发展的关键。

4、三权分置:通过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强化数据加工使用权,放活数据产品经营权。加快数据产权登记制度体系建设:为推动数据有序流转、鼓励数据开发利用引导数据产品交易、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