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州区发展和改革局职责调整概述 黄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在职责调整中,划出了原区发展计划局的部分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的组织实施职责,交由区商务局负责。同时,也划入了一些新职责。
2、黄州区发展和改革局的主要职责包括:战略规划与实施: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衔接、平衡各主要行业的行业规划。经济监测与政策建议: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全区发展情况,加强经济的监测、预测和预警。
3、机构由来:根据《中共黄冈市委、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州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黄州区发展计划局改组为黄州区发展和改革局。这一转变旨在整合资源,优化机构设置,提升整体工作效能。主要职责:政策制定:作为综合经济部门,黄州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研究并制定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
黄州区监察局与黄州区纪委成立于1996年5月,随着黄州区、县分设而设立。机构调整与优化:1997年,区委办公室颁布了相关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明确了两局的主要职责及内部机构。2002年,区委办公室再次对内设机构方案进行了调整,进一步优化了内部结构。
黄州区监察局与区纪委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主要承担党的纪律检查和政府行政监察的双重职能。监察局作为政府序列机构,接受区政府领导,对区委全面负责。
黄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机构概况如下:主要职能:黄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专注于行使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食品安全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等管理职能。
年 12 月 23 日,撤销黄冈地区和黄州市,设立地级黄冈市,原黄州市改为黄州区,改名主要是为传承“黄冈”之名。历史沿革:黄州之名始于公元 579 年,北周杞国公宇文亮攻占湖北东部大别山南麓广大地域,因是古黄国核心区域,改南司州为黄州。1990 年 12 月,撤销黄冈县,设黄州市,黄冈地区行署辖多市多县。
年12月23日,国务院作出重要决定,批准撤销黄冈地区的建制,并合并黄州市,设立了地级黄冈市。同时,新设立了团风县和黄州区。这一改革标志着黄冈地区行政体制的重大调整。1996年5月18日,黄冈市及下属的黄州区和团风县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新的行政体系开始运行。
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置黄冈市。黄州区: 1990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县设立黄州市。1995年12月23日,设黄州区.麻城市: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为麻城县,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武穴市: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置广济县,取佛语“广施法力,普济众生”之意为名。
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地区和黄州市,设立地级黄冈市,并建置团风县和黄州区。1996年5月18日,正式成立黄冈市和黄州区、团风县。
黄冈历史底蕴深厚,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历经各朝代行政建置变迁,1995年设立地级黄冈市。它是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21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
黄冈市简介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17453平方公里,下辖一区(黄州区)、两市(麻城市、武穴市)、七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团风县),总人口约6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