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方案1 指导思想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满足学生运动技能,艺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特色文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心理热线”要不断延伸、畅通,成为“宽带网”,它由师生双方或班主任――学生――家长三方建起连心的纽带,通过“心理联系卡”、家庭走访、家长来校、师生通信、电话、上网联络、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双方或三方、个别或集体相结合的局部性和个别性心理教育与沟通。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硬件设施:建设符合心理门诊要求的诊疗环境,包括咨询室、治疗室、评估室等。先进设备:配备心理评估软件、心理测量工具、治疗仪器等先进设备,提高服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管理与监督: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心理门诊的管理制度,包括服务流程、收费标准、档案管理等。质量监督:定期对心理门诊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服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心理辅导室的建设至关重要,咨询室的结构、布局和风格需精心设计,以传达安全、放松、祥和、舒适与生机的氛围。学校心理辅导室选址应安静隔音、明亮舒适,避免噪音,远离音乐室、体育、食堂、学生宿舍、主干道等场所。心理辅导室设计参考中,整体风格以浅色为主,温暖而有质感,能安抚情绪。
3、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培训和使用的制度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监督机制。建立跨专业、跨部门的国家心理健康服务专家组,依托专家组和行业组织建立相关工作制度。未来规划:卫健委将出台相关政策方案,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规范化管理。培训规范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业队伍,提升服务能力。
应选择在师生流动量较少、相对安静的地方。使用面积与功能区:心理咨询室使用面积应在250平方米以上,并包含办公区、测验区、个体咨询区、团体活动区、阅览区、放松区、宣泄区、沙盘游戏区等七个独立的功能区。设备配置:办公区应配备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及相应管理软件,心理档案资料柜,并在办公区外设立心理辅导(咨询)信箱。
咨询室的布置要隐密,避免学生与突然来访的外人照面。座位布局应考虑学生的隐私需求,避免门窗方向直接对视。空间要适当宽敞:学校心理咨询室的面积一般以10平米左右为宜,过大的空间可能会让学生感到空旷,不利于咨询的进行。配置舒适的座椅:咨询室应配备至少两三张舒适的座椅,最好是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
选址:心理咨询室应设置在相对安静、独立且私密性强的区域,确保来访者能够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接受咨询。同时,应便于来访者进出,避免设置在过于偏僻或难以到达的地点。面积: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心理咨询室的面积应适中。
个体咨询室:面积10-15㎡,用于心理教师与来访者进行面对面咨询。配置咨询椅或沙发、小茶几、面巾纸、垃圾桶、静音挂钟等咨询用品,以及放松音乐、录音设备、心理健康知识挂图等。心理沙盘室:面积15-20㎡,用于进行沙盘游戏治疗。配置沙滩套装-专业版。
环境布局 选址要求:心理咨询室应选在安静温馨、减少噪音干扰的地方,同时要求明亮舒适,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冬暖夏凉。房子周围最好有绿色植物,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调动来访者内心积极阳光的情绪。室内布置:心理咨询室的布置应以简洁、温馨、舒适、安全为原则,符合不同年龄来访者的特点。
心理测量室要为学生建立规范的心理档案。心理档案可以按年级、班级分类,也可按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分类、或按量表性质分类等。心理测量室要配置电脑和打印机,便于测量结果的统计、处理;要配置心理档案柜,以便存放心理档案;各种心理测量表和软件可陆续配置。